2024年,学校党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关于辽宁全面振兴发展和新时代“六地”建设的战略安排,按照学校“把方向、强堡垒、促改革、优生态”的高质量党建工作思路,坚持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强化“有组织科研”,主动面向行业重大工程、重大型号任务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在科研平台、项目立项管理、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学术交流等各项科研工作中持续推进科研系统化、协同化、整体性建设,有序推动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本年度共获批科研立项778项,科研总经费突破4.22亿元,新增科技成果转化277项,在辽转化率76.2%。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防基础科研重大专项课题1项,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项目金额突破5000万元,取得历史性突破。
强化“有组织科研”
推动科研平台建设迎来标志性进展
学校获批多燃料高性能燃气轮机全温全压试验平台设备更新项目(1.5亿元),这一项目的获批,为学校科研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获批辽宁省民用航空运行与支持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沈航作为群主单位牵头组建辽宁省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群。辽宁省航空装备可靠性重点实验室等四个科研平台在2024年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中荣获优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有序推进,聘请王向明院士担任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沈航“他机试飞”中试验证平台无人机成功总装下线,成功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学校依托科研平台,组织鉴定科技成果3项,累计获批省部级及学会奖项17项,其中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辽宁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一等奖1项;中国航空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本年度全校教师共发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论文815篇,其中SCI一区、二区243篇。本年度获授权专利191项。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学校紧密围绕辽宁产业发展趋势,行业重点企业技术需求,全面开展面向(军工)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科技服务“双面向”工程。与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产教融合合作,走访长春、丹东、鞍山、大连、锦州、葫芦岛等地对接我省优势企业,不断拓展合作渠道,积极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校企伙伴行动活动,学校教师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技术转移中心提供优质成果6项,并获得20万元科技奖补。学校大学科技园获批沈阳市大学科技园备案。
党委常委、副校长卫海桥在珠海航展向省人大副主任、党组书记陈向群介绍学校科技创新成果
充分发挥军工特色优势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性成效
学校充分发挥军工特色优势,构建符合学校校情的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学校与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天津)签署辽宁快速响应网点协议。该网点的建立不仅为学校拓宽军工项目申报渠道,而且为辽宁省高校、企业搭建与军科委交流的平台,为争取承担国家和军队重大任务奠定基础。同时,学校首次以牵头单位,获批军工行业联合标准立项1项,为后续学校在该领域深度参与军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作为第二完成单位,学校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国防奖励新突破。学校顺利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备案(凭证)现场审核工作,完成国军标质量体系再认证审核工作,进一步夯实学校军工软实力,为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国防科工局科质司领导莅校调研
人文社科领域久久为功
科研项目数和智库影响力斩获飞跃性佳绩
学校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在人文社科领域鼓励教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积极申报各类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智库建设和咨政建议上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服务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者的基础上加强学术引领,搭建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讲座等,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术活动,促进学术资源共享和学术思想碰撞,提升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在2024年人文社科领域项目立项质量和数量显著提升,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2项。《关于加快我省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批示。省社科联领导莅临学校调研,就社科基地建设、《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运行等方面开展座谈交流并进行指导,并对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基地建设情况表示充分肯定,未来希望进一步深化省社科联与学校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新时代辽宁省社科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2项。《关于加快我省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获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批示
辽宁省社科联副主席杨波、科研部部长张华一行来学校调研
通航持续聚焦新质生产力
“锐翔”系列新能源飞机研制工作取得重大新突破
2024年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持续致力于“锐翔”系列新能源飞机型号研制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RX4E电动四座飞机完成了适航符合性验证最高风险科目——尾旋试飞、局方审定试飞等多项关键节点任务,攻克了低成本湿法成型复合材料孔隙率对其力学性能稳定性影响的技术难题,终于结束了五年适航取证历程,在年末岁尾获得了型号合格证。RX4E飞机是全球第一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的新能源电动飞机,其成功取证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新能源飞机型号研制领域的先发优势。RX4HE氢内燃四座飞机完成了多个技术状态研制及验证工作,原型机于2024年1月29日在法库机场成功首飞。RX4M电混四座飞机和RX1H电动直升机完成了详细设计及首架机的总装,将择机进行首飞。
深度开展科协和学会工作
激发学校科研主体活力催生创新性成绩
校科协在重点学科领域与二级学院合作,邀请院士、国家杰青等高端专家累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103场,举办“总师论坛”等重要学术会议8场。首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项目。获批中国科协科普基地品牌服务项目1项。充分利用省市科协的相关人才政策,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好科技支撑,5名教师获评第三批辽宁省学术头雁称号,1名教师获评辽宁省首批科学传播专家荣誉称号,1名教师入选首批辽宁科学家精神宣讲团。6名教师获得沈阳市自然学术成果奖,学校入选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辽宁流调点。
高质量创编学术期刊
内涵式建设实现变革性进展
学校策划并出版《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必一学报》40周年专刊,有效提升学校的学术影响力。《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必一学报》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第二期集群(集团)化试点项目,成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与中国工程院院刊集群的创始成员刊,标志着学报建设迈上新台阶。荣获“2024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科技期刊”。2024年学报复合影响因子为0.613,基金论文比为1,标志着刊物的学术质量的不断攀升。
追则能达,持则可圆。2025年学校将持续强化“有组织科研”努力建立科学研究的“沈航口碑”,进而为回答好沈航“何为四问”奠定坚实的科研技术支撑,为努力开启沈航新世纪“第二次创业”新征程构建行之有效的科研体制机制。
供稿部门:科学技术研究院
初审初校:张青
复审复校:徐波
终审终校:田晶